聚焦核心素养,探索公平课堂 --“学校教育过程微观公平样态探索实践”省级项目推广培训与展示活动走进霞浦
发布于 2022-05-29 00:32
教育即生活,求知即人生
一分倾心,一分公平
一分探索,一分期待
……
每一分凝结,都是课堂的绽放
让公平走进课堂,让教育永葆温度

DRAGON BOAT FESTIVAL
开
幕
仪
式




福建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吴明洪所长、福建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基础教育研究室郭少榕主任、福建教育学院《福建基础教育研究》编辑部周志平副主任、霞浦县教育督导室郑开晖副主任、霞浦县教师进修学校方永兴校长、霞浦县教育科学研究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郑文主任以及实验学校校长与各学科教师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全程采用钉钉在线直播方式,由进修校方永兴校长主持。

福建省教育科学研究所郭少榕主任宣读项目“试点校”名单,霞浦第四小学等9所学校被评为“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基于学校教育过程的微观公平研究’课题实验学校”。

霞浦县教育督导室郑开晖副主任和霞浦县教育科学研究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郑文主任代表教科所授牌举行授牌仪式并赠送书籍。


福建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吴明洪所长做了重要讲话,他肯定了“基于学校教育过程的微观公平研究”课题的时代意义,希望本次的成果推广活动成为霞浦县实验应用的启动键,使该成果能够落实到教育上,有效促进一线教师聚焦当前教育公平的微观问题,探索形成教育均衡发展的霞浦模式。

霞浦县教育督导室郑开晖副主任对福建省教科所领导对霞浦的关爱表示感谢,她强调:霞浦县参加实验推广的学校要加强协调、认真研究、发挥作用,相信在专家的引领下,教师们齐心协力,定会实现微观公平的课堂愿景。

专
家
安
读
福建省教育科学研究所郭少榕主任作了题为《学校教育微观公平:内涵、原则与实施路径》的讲座,阐释了学校教育微观公平就是“在尊重和保证每个人平等享有教育权利和人格尊严的基础上,尊重人的差异性,保证其在教育中得到积极的、充分的发展,并对这种发展予以同等认同”,并生动地阐释了微观公平的课堂样态及公平的学校文化与制度愿景,并阐述了丰富的实践案例。

福建省教育学院《福建基础教育研究》编辑部周志平副主任展开了以《公平课堂的理论与指标阐述》为主题的讲座,他意简言赅地讲述了课堂微观公平的四个维度、理论依据及指标思考。“未来,任何一个老师,都可以根据大指标考察自己的课堂教学,设置自己的课堂公平指标,提升自己的课堂教育教学质量——指向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福建教育学院附属第四小学教务处赵舒妮主任做了《基于微观公平的校本课程重构实践》为主题的讲座。她以福州教育学院附属第四小学为例,赘述了该校历时3年的校本课程重构,从课程架构和管理机制和课程评价三个维度,对教育起点公平、过程公平、结果公平三阶段的资源配置和实施方案进行调整,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有效率的公平”。福州教育学院附属第四小学校本课程重构实践,给在座的“教育人”带来了更多的思考与未知的可能性。

霞浦县教育科学研究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郑文主任做了代表性发言,他指出:教育的公平是我们追求的目标,我们要用专家的理论指导实践,大胆探索,创建有特色的教育之路。

课
堂
研
讨
下午,小学数学课例展示与研讨活动在多功能汇报厅举行,霞浦四小肖玉虹老师主持本次活动。

课堂教学 共同成长
来自霞浦县第四小学的陈秀雄老师执教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圆的认识》。陈老师借助导学单,引导学生围绕“你会画圆吗?圆有什么特征?”这两个话题展开学习,通过有目标的独学、异质帮扶、组内共学、全班交流等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对话、倾听、表达、思辨等能力,学生在团队学习中发展学习力,进一步提升学科素养,呈现了一堂基于微观公平样态精彩的课例。




观课有方 交流研讨
评课环节,陈老师从微观公平的角度说明自己对本节课的教学设想以及授课后的感想。每组课堂观察员讲述了现场近距离观察到的小组学习真实样态,并提出自己心中的困惑。杨副校长为现场教师答疑解惑,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福州实验小学副校长、正高级教师杨承军以《微观公平下<圆的认识>教学设计》为例,指出导学案的编制要遵循学生化、学科化、问题化、整合化、个性化原则,以改变备课方式为切入点,实现从“以教为主”到“以学为主”的翻转,构建本真、自然、灵动,充盈着数学思想活力的生态课堂。

名师领航 乘风破浪
晚上7:30,福州实验小学杨承军副校长利用钉钉直播平台,为我们做了题为《基于微观公平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新样态》的讲座,她从"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做"入手,为我们讲解了建构生态数学课堂“六和”文化体系,以三大核心技术为支持,形成生态数学课堂的教学模式,走向优质的微观公平课堂。


DRAGON BOAT FESTIVAL
编辑人:黄芳